歡迎蒞臨輝騰企管
服務熱線:13983893373
來源:培訓江湖 閱讀量:2374次
我從來不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,我覺得我需要一些刻骨銘心的學習體驗,這些體驗從來不可能來自閑暇的時候隨便聽聽,坐車的時候無意翻翻,睡覺之前順便記記……我的這種“刻骨銘心的學習體驗是寫文章“。我當然不是飽學之士。李敖說過:我過去讀書無算,一生中除了入伍訓練和入獄被疲勞審問一段時間外,沒有一天不讀書,日積月累,年復一年,學問已經成精,除了極特殊的新書外,幾乎無須再讀任何書了,只消把我過去讀的書給遣出來,化為文章以利蒼生,就功德無量了。我沒有像李敖那樣“學問成精“,我只是將我的實踐經驗和閱讀的書籍,經過消化,像蠶一樣吐出來,以下就是這樣一篇文章,讀者諸君請看:
傳統(tǒng)企業(yè)的培訓邏輯是這樣的:組織遇到問題,歸結為員工的能力問題,用培訓解決。我們當然知道,培訓的目的是解決問題,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,培訓究竟可以解決什么問題,讓我們從“問題的角度”來探究一下。
01 Problem和question的不同
關于問題,英文有兩個單詞——Problem和question。Question的“問題”屬于“疑問”,是需要回答這問題,而回答這個問題比較簡單,不需要過多的行為。建構主義教學的代表人物戴維?喬納森把教學問題定義為“Problem”,這個是需要“解答”或“解決”的“問題”,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,是需要通過學習,從而解決這個問題。培訓要解決的這個“Problem實際就是落差或差距,在《麥肯錫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》這本書中提出:所謂的問題,從本質而言,就是目標狀況和現實狀況之間的落差。
問題包含了三個要素:
A—現實狀況;
B—目標狀況;
C—到達路徑(解決方案)。
根據落差或差距的含義,我們就能比較清楚的知道工作中的“問題”是什么意思了,比如說能力問題就是“目前的能力現狀”和“期望的能力”之間的差距;績效問題就是“目前的績效現狀”和“期望的績效”之間的差距。
02 問題分類
戴維?喬納森根據問題的內容和性質將問題分為兩類:
結構良好的問題和結構不良的問題。
結構良好的問題簡稱“良構問題”;
結構不良的問題簡稱“非良構問題”,又稱為“病構問題”或者“裂構問題”;
03 良構問題含義
根據問題三要素,所謂良構問題,是指
A—現實狀況清楚;
B—目標狀況明確;
C—到達路徑自然就明確了,這個問題就是良構問題。
04 病構問題含義
根據問題三要素,病構問題包括以下幾種情況
1、現實狀況清晰,目標狀況不清晰;
2、現狀狀況不清晰,目標狀況清晰;
3、顯示狀況不清晰,目標狀況不清晰
無論上面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情況,都會導致C—解決方案不清晰,這就是病構問題。題外話:培訓前收集的問題,是要收集結構不良的問題。
05 培訓能夠解決三類問題
目前,業(yè)內公認的培訓能夠解決的問題有三種—ASK。
Attitude,態(tài)度; Skill,技能; Knowledge,知識。
所以培訓能解決的是態(tài)度的病構問題,技能的病構問題和知識的病構問題。結合差距,培訓就是解決態(tài)度的差距,技能的差距和知識的差距。所以我們在培訓中要發(fā)現問題,就是要清楚A,即現實狀況,明確B,即目標狀況,兩種狀況之間的差距,就是培訓要解決的差距。
06 如何找到這些差距
(一)差距分析法
1、崗位勝任力分析法
從素質模型出發(fā)分析,素質模型有時候也稱為崗位勝任力模型。企業(yè)系統(tǒng)地分析、梳理一套完整的素質模型,將此作為標準或目標(也就是B),然后再全面系統(tǒng)的調查目前員工的現實狀況(也就是A),從中梳理出與目標之間的差距,最后依據這個差距設計課程(甚至是一個學習項目)。這是一個企業(yè)精品課程開發(fā)的一般思路,但是走通這樣的路徑需要三到六個月,而且成本太大。
2、工作分析法
從工作實際出發(fā)。對學習者的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分析、診斷,提煉、歸納出一些重要指標,將此作為工作者發(fā)展的標準,找到工作者(也就是A)與崗位標準(也就是B)的差距,從而設計課程。
3、績效分析法
從績效角度出發(fā),分析績效現狀(也就是A)和績效目標(也就是B)的差距,找出其中的問題,從而解決問題。在這里需要區(qū)別廣義績效和狹義績效的區(qū)別,廣義績效的根本含義是業(yè)績,包括工作業(yè)績、成果、成績等,“績效改進技術”中的“績效”指的就是這個。而狹義績效指的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管理。
(二)關鍵任務分析法
關鍵任務分析法是指從關鍵任務開始,分解任務,發(fā)現差距進行課程設計,首先確定具體而明確的任務(也就是B),然后為了完成任務,將任務分解,最后找到完成各個子任務的相關不足(也就是A),也就能找到差距了。
以上是從底層邏輯的角度去發(fā)現差距,是解決問題的很好的思路,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給你的培訓工作帶來價值,助你在培訓中找到差距,提出最優(yōu)解決方案,幫助企業(yè)解決問題。